——小小追梦人,共筑大梦想
一、教学目标
1.知识目标: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(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)
2.情感目标:激发民族自豪感,树立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的联系
3.实践目标:能制定与祖国发展相关的个人成长计划
二、教学对象
小学中高年级至初中学生(分学段调整内容深度)
三、教学时长
40分钟
四、教学准备
1.教具包:
- "梦想时间舱"纸盒(可存放学生梦想卡)
- "中国成就"拼图卡(高铁、航天、脱贫等)
- 彩虹色便签纸
2.多媒体资源:
- 短视频《中国一分钟》(展示现代发展)
- 歌曲《我们都是追梦人》伴奏
五、教学过程
▌ 环节一:梦想解码器(5分钟)
互动游戏:
1. 出示三组图片:
- 1840年鸦片战争→2024年航母下海
- 旧社会茅草屋→现代新农村
- 老式自行车→共享单车
2. 提问:"这些变化告诉我们什么?"引出"中国梦"概念
▌ 环节二:梦想拼图(12分钟)
小组挑战:
1. 拼合"中国成就图":
- 每组完成一个领域拼图(科技/民生/生态等)
2. 梦想连线:
- "____科学家"对应"科技强国"
- "____教师"对应"人才振兴"
3. 教师总结:"每个人的小梦想汇聚成大中国梦"
▌ 环节三:梦想放映厅(10分钟)
情境体验:
1. 观看《中国一分钟》视频
2. 分组讨论:
- 低年级:画出视频里最震撼的画面
- 高年级:用三个词概括中国速度
▌ 环节四:制作梦想树(8分钟)
集体创作:
1. 黑板绘制大树轮廓
2. 学生将梦想便签贴上:
- 红色:国家梦想(如"建成空间站")
- 绿色:个人梦想(如"成为环保科学家")
3. 教师用金粉点亮"梦想果实"
▌ 环节五:梦想启航(5分钟)
1. 封存"梦想时间舱"(十年后开启)
2. 齐诵:
"今日小小追梦人,明日祖国栋梁材!"
3. 手势舞表演《我们都是追梦人》
六、分层设计
低年级:
- 侧重直观感受和图画表达
- 梦想设定以"职业体验"为主
高年级:
- 探讨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关系
- 制定阶段性成长计划
七、教学评价
拼图完成的准确性
梦想树的关联性
参与讨论的积极性
八、教学创新点
时空对比:用今昔对照具象化复兴概念
可视化呈现:梦想树实现抽象概念具象化
长效设计:时间舱建立教育延续性
九、设计特色
将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成长故事,通过"感知-联系-承诺"实现价值观塑造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