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重难点
教学重点是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。在当前国际社会风云激荡的背景下,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,无疑是我们居安思危、保持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。本课时内容是单元的起始课,引导学生从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到国家层面,从国家利益方面形成对国家的初步认识,为学生进一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、学习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的内容、投身国家建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奠定认识基础。
教学难点是国家利益的内涵与外延。九年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,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,并且平时对国际政治接触较少,国家利益的概念比较抽象,因此作为难点。
教学目标
通过近代中国人民遭受欺凌的屈辱历史感悟国家利益与个人的前途、命运息息相关,形成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倾向。
通过学生采访汇报“大家的故事”,深入领悟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,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,提升科学精神。
通过篆书“国字的故事”探究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,理解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,增强政治认同。
教学设计
环节一:“国”字故事我探讨
投影展示:篆书“国”字
教师提问:从“国”的象形字中,可以看出“国”中有什么?
学生思考回答:国中有人口、土地、军队、主权等。
师生得出结论: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,包括人口、领土、主权和政权等,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、国家兴亡。
教师提问:“国”中不能没有什么?如果没有了军队和范围,“国”会怎样?
学生思考回答:人口和土地等就失去了保护。
教师总结:任何国家要生存和发展,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。如果土地、人口不存在,国家就难以生存;如果没有了军队的保护,没有了主权,人口、土地、资源就得不到保障,人民就会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。近代的中国,就是如此。
(设计意图:结合篆书“国”字和学生的生活经验,让学生探究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,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落实基础知识学习,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基础铺垫。)
环节二:国家的故事
投影:《时局图》
教师引导:让我们把思绪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。大家见过这幅图么?这是一张中国近代时事漫画,每个动物代表侵占中国的一个国家,以及它们所侵占的区域。这部漫画生动形象地反映出19世纪末,中日甲午战争后,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。
教师提问:近代中国出现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什么?
学生讨论得出结论:当时中国的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十分落后,清政府又腐败无能。
环节三:大家的故事
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调查采访作业,在课堂汇报采访情况。
投影展示: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祖国。农民种好每一块地,工人做好每一个零件,爱国就是做最好的自己。请你采访一下自己的亲人,完成以下问题:
1.我采访了我的____________
2.他(她)是这样为国家做贡献的____________
(学生汇报略。)
教师总结: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,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。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,依靠人民艰苦奋斗,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,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,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教师总结:爱国,我们先从爱家爱父母做起。正是每个人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辛勤劳动,才会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。当代中国,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,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,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(设计意图: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,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,让学生在认识、体验与践行中深刻理解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密不可分,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。)
课堂小结:今天我们通过“国字的故事”“国家的故事”“回家的故事”“大家的故事”,了解了国家利益的内涵,并且理解了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,充分感受到:国家好,大家才会好;大家好,国家会更好!
(设计意图:通过简要概括,再次回顾教学内容,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进一步升华教学主题,激发深沉爱国情感。)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